土豆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土豆小说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714章 移镇大同

第714章 移镇大同

第714章 移镇大同 (第2/2页)

消息传到京师,崇祯差点吐血。
  
  毛文龙在时,所有人觉的毛文龙最桀骜,等丁毅上来了,大伙发现丁毅更不听话,现在丁毅有点听话了,张经又冒了出来。
  
  关键朝使还没机会去旅顺,直接被人拦在登莱。
  
  僵持了一个月,张经不松口,一文钱都不能少,崇祯没办法,原本打算让黄得功移镇登莱,丁毅又不肯,且这时江南兵事糜烂,崇祯思来想去,决定让黄得功移守庐江,曹变蛟移镇登莱。
  
  下旨时,崇祯让曹变蛟去登莱前,到京城一趟,也是有心想拉拢曹变蛟,倒不是想杀他。
  
  不料曹变蛟直接拒绝,带着兵马移驻登莱,这把崇祯给气的。
  
  但这时崇祯还没想到曹变蛟跟了丁毅,他以为也是拥兵自重,不听号令。
  
  因为前几年曹变蛟都很听话,只是在这次松锦大败之后,曹变蛟似乎害怕朝廷寻他麻烦,和祖大寿一样,不敢入京。
  
  曹变蛟过来登莱后,丁毅让他守莱阳,莱阳刘国营来守登州。
  
  朱胜分一半兵马守平度。
  
  山东省内军事,皆由王卫忠临时节制,民政事务,由杜如海刘元共商。
  
  除非有人打进山东,平时情况下,调动一营五千人以上军事行动,必须报丁毅批准。
  
  布置完登莱事宜,丁毅带着严雄的十六营五千人、方多台十四营五千人,又召来驻守袁有才一万骑兵中的三千骑兵,其中两千老骑,一千新骑。
  
  共一万三千人,准备移镇山西大同。
  
  大同镇是明朝九边重镇最早设立的四镇之一,他的东面是宣府,西面是宁夏镇,南面有榆林镇和太原镇。
  
  丁毅肯移镇大同,这让崇祯欣喜若狂,因为大同镇北面是蒙古,东、南、西三方皆有大明重镇包围,这下丁毅算是被他崇祯包围了。
  
  可他也不想想现在九边重镇变成什么样了。
  
  宣府镇精锐主力在松锦一战尽没,余下的榆林,太原,宁夏等总兵在册十几万官兵,实际八万不到,且皆老弱病残为多,崇祯当时下令让他们去松锦解围,无人敢动。
  
  四月底,丁毅带领一万多大军,一千多辆大车,又从登州带走一万户囤兵和家属,总共将近五万多人,浩浩荡荡移镇山西。
  
  他的人马从山东临清王卫忠驻地离开山东,专程来到临清看望了王卫忠。
  
  他到临清是五月初,休息了一天,在五月二日,观看临清王卫忠步兵第十营发饷。
  
  发饷以局为单位,每局三百多人,丁毅随机看了六个局。
  
  一进营中,各局把总站在前面,兵士们一个个上前领饷。
  
  每人领完饷后,都要叫道:“多谢丁大人派饷,丁大人必胜。”
  
  当看到丁毅进营后,哇吼,全营沸腾。
  
  现场把总振臂欢呼:“丁大人。”
  
  全场齐呼,声音震动天地:“丁大人。”
  
  丁毅高兴的看了一圈,感觉士气可用,这么多年,很多人都变成老兵,但依然强劲有力。
  
  普通明军到四十岁都能算老弱病残一列,但丁毅的兵马主要用铳,四十岁还能打打。
  
  不过王卫忠这一营老兵很多,丁毅观后,发现很多三十多,甚至四十多的老兵。
  
  “后面这几年,你们要多征新兵,逐步退役老兵,把老兵转吏员,让咱们永远保持有年青的力量。”
  
  上次开会丁毅还没发现这个问题,现在发现很多人已经跟了他十年以上。
  
  但大批量裁减老兵肯定不行,老兵对丁毅最忠心,只能分批少量,慢慢淘汰,用新人代替。
  
  好在他们铳兵较多,老兵还能再用用。
  
  经过临清后,丁毅就进入顺德府。
  
  顺德附近的巨鹿是当年卢象升战死的地方,当地还有碑墓竖立,供后人拜奠。
  
  丁毅私下拜奠了一下,便继续往北。
  
  一路过晋州,定州,从定州进入山西灵丘,此时已经进入大同境内,属于丁毅辖地。
  
  丁毅近五万人马横穿大明三省,一路引来无数百姓和地方官员驻观,很多难民和活不下去的当地百姓也跟着混进他们队伍。
  
  丁毅来者不拒,到了大同之后,仅流民和跟随百姓,已经多了一万多人。
  
  大同总兵驻地为大同县,丁毅到时,大同副总兵姜瓖,代王府长史许贵之,大同知府洪默章,皆到外迎接。
  
  山西巡抚蔡懋德更是亲自从太原来到大同,随同他前来的,还有太原总兵谢志良,阳和副总兵姜瑄,甚至隔壁宣府总兵王通、陕西榆林总兵姜让等文武大将。
  
  这种场面也让丁毅微微一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