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土豆小说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673章 人口翻倍

第673章 人口翻倍

第673章 人口翻倍 (第2/2页)

而这边红薯,土豆,和玉米都是大面积播种,产量比登州要高,两年前收税是按部族分,即汉人移民是三成,番族是五成,蒙古满人是四成。
  
  去年赵大山他们商量过后,报丁毅批准。
  
  统一改为四成,家中有兵丁者,免税两成,有吏员、工匠等,免税一成。
  
  这样新政策下,大伙都想加入军队和当吏员。
  
  去年四十多万亩粮田,赵大山实收各种税粮约为六十万石。
  
  去年移民比较多,加上自己吏员,军队和移民、各种工人用粮,这边一共用了二十四万石,余粮三十六万。
  
  朱向阳最后又道:“现在大员一共保持存粮三十万石。”
  
  每年吃旧存新,他们今年卖了三十万石给福建对面,得到银子五十多万。
  
  “这边粮价接近二两一石了?”丁毅喜道。
  
  “福建有地区大旱,饥荒,粮价高,还有商人往陕西,河南卖,陕西那边,据说已经达到三两,四两银一石了。”朱向阳道:“咱们要运点过去,更能大赚。”
  
  “别,那边都是农民军。”丁毅摇头。
  
  现在他没有精力做这种事,被农民军半路抢了就血亏,当地明军也会抢。
  
  他不可能派着兵马去护送的。
  
  这样大员去年仅靠粮税,得到五十多万两银。
  
  然后商业街的租金,税金,现在上面有两百多个商铺,堵坊,红楼都有,还有商铺销信,除掉开支,去年净收入是十五万两。
  
  这边堵坊生意没有登莱两地好,一是人少,二是有钱人不多,主要还是来往的商客会玩。
  
  然后就是制糖,现在这边年产量两百五十万斤左右,工人还是五千左右。
  
  丁毅一听,工人还少了?
  
  姚新汉笑道,因为匠作局有几个新来的荷兰工匠,改进了他们的工具,然后姚新汉带农科的一批专家跑了些地方,发现荷兰人种甘蔗都是瞎种,随机种,有的种的很不合理,距离南台城远,种植也不规划。
  
  姚新汉这两年带着人,重新跑了周围,重新规划,新建糖厂,把糖厂分成赤糖部和白糖部。
  
  前者的糖好出,工人也少,后者的糖难出,工人多,工具也进行了改进。
  
  甘蔗种植都是有利了运输的原则,划片进行。
  
  这样一搞之后,不但用工少了,效率还大大提高。
  
  赵大山自己卖了大概有八十多万斤(三成),主要还是日本和朝鲜,少量是卖到吕宋。
  
  另一百多万斤都用来换货,包括牛,羊,布,药材,铁料,人口,甚至澳门的炮等各种货物,还有任务栏来换的各种奇葩东西,然后再把这些货物拿回来卖或用。
  
  基本上这两百万斤换货的所得,除了自己用掉的,大概可以正好支付各厂两万工人的薪水。
  
  而自己卖的一百万斤,他卖日本和吕宋比较贵,卖朝鲜没这么高利润,全年大概净利润为二十万两。
  
  但随着这几年他的糖产量越来越高,换购的商人越来越多,日本那边也开始压价。
  
  日本人很喜欢白糖,但丁毅也要制赤糖,必竟普通老百姓只吃的起赤糖,而贵族必竟基数比较少。
  
  丁毅卖向日本和朝鲜和吕宋的,大部份是白糖,换购出去的,大部份是赤糖。
  
  这时赵大山得意洋洋向丁毅道:“去年铁锅厂一共卖铁锅二十万个。”
  
  仅在大员内部,卖生番熟番,就卖了有七千多个。
  
  很多番人都是用粮来换,赵大山当然把这些粮又卖了,折算成钱。
  
  另外的主要销种是吕宋,欧洲那边真是缺铁锅,难怪历史上到雍正时还几千上万的买。
  
  也可能是他们卖海外土著用吧,反正有十五万卖到了吕宋,其余的卖到日本和朝鲜。
  
  铁锅净利润为十八万两。
  
  赵大山又道,他的任务栏最早写了年产二十五万,后来发现本地铁料出产速度和工匠不够,又改成二十万,果然现在产量勉强能到。
  
  但去年人口暴增近十万,铁锅厂加铁矿工人也达到五千以上,今年可能破三十万只锅,利润会更高。
  
  丁毅第一次见识到铁锅的利润,都有点想在旅顺打造铁锅了。
  
  以他在旅顺工匠和工人数量,铁料的囤集数量,一旦想造锅,那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不过他还是很快否决,必竟暂时他的兵备都来不及造。
  
  这样大员去年一年的收入已经大概出来了。
  
  田税六十万,糖业二十万,商业买卖十五万,铁锅十八万。
  
  共计一百十三万两。
  
  另外还用糖换到大量的物资,人口,牛羊等,这都不算了,有的卖掉,有的用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