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土豆小说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八十四章 不给鬼子挖点坑那不是白穿越了吗(下)

第六百八十四章 不给鬼子挖点坑那不是白穿越了吗(下)

第六百八十四章 不给鬼子挖点坑那不是白穿越了吗(下) (第2/2页)

小柴昌俊闻言与朝永振一郎对视一眼,二人同时点了点头:
  
  “悉听尊便。”
  
  同时朝永振一郎、汤川秀树和小柴昌俊都算是京都学派.也就是东洋史学的一个派系的成员,这个学派最早以以西田几多郎、田边元、朝永三十郎、波多野精一、西谷启治等京都大学教授为代表,后来衍生出了哲学京都学派、近代经济学京都学派、物理京都学派等很多分支。
  
  今天三人聚集于此的目的是为了参观京都学派另一位物理学家岸田东阳的实验室——这个岸田东阳有个表弟叫做岸田文武,就是后来某个向公厕进贡“真榊”祭品的傻叉的亲爹。
  
  还是那句话。
  
  眼下这个时期几乎所有霓虹物理学家都参加过当年的战争,所以他们本人或者后代和某些人通常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岸田东阳今天的实验需要数个小时的调试,所以三人便先到了汤川秀树的办公室进行歇息。
  
  接着在汤川秀树的提议下。
  
  三人很快各抽取了一本期刊看了起来。
  
  汤川秀树看的是赫赫有名的《Nature》杂志,正如他此前所说的那样,这期的《Nature》有着他很兴趣的某个内容:
  
  据说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阿三教授在束缚态的共轭方程方面取得了突破。
  
  连续束缚态这个概念在低能有效的情景下与汤川提出的汤川耦合也就是Yukawa耦合有着一定联动趋势,所以这些年包括汤川本人在内,一直把束缚态作为一个很关键的研究方向。
  
  然而这一次。
  
  汤川秀树只是看了论文几眼,便有些懊恼的将期刊摔到了桌面上:
  
  “八嘎!”
  
  一旁的小柴昌俊见状忍不住探过头,对汤川秀树问道:
  
  “汤川桑,发生什么事了?”
  
  汤川秀树闻言深吸一口气,指着面前的期刊说道:
  
  “八格牙路.这个该死的阿三教授,连非0分量都不抵消就敢把束缚态结果发到《Nature》上这是铃木厚人这样的本科生都不会犯的错误!”
  
  “《Nature》的这些外审编辑眼睛是瞎了吗?居然能把这种论文发表出来——还让我对它如此期待!”
  
  “阿西吧塞尼木发Q”
  
  看着有些暴怒的汤川秀树。
  
  小柴昌俊不由取过期刊看了几眼,很快也跟着摇了摇头。
  
  他的素养虽然要比汤川秀树好上数个档次,但却能勉强理解汤川秀树的想法。
  
  实话实说。
  
  这种质量的论文倒还不至于连《Nature》的普刊都上不了——毕竟眼下这个时期物理学界还处于发展阶段,次原子级别的框架注定了他们会出现很多稀奇古怪的论文。
  
  但是
  
  这篇论文的质量绝对配不上《Nature》的大封推,更配不上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在业内造起了相关势头。
  
  当然了。
  
  眼下这种格局出现这类情况倒也不足为奇。
  
  毕竟如今距离二战结束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当年海对面从德国瓜分的科学家很多都已经年迈甚至去世。
  
  因此阿三裔这个群体逐渐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在物理学界顶替德国人或者犹太人。
  
  所以这篇论文估摸着也不仅仅是那个叫做阿比蒂亚的教授的个人意愿,保不齐背后就有阿三的团体在推动呢。
  
  接着小柴昌俊甩了甩脑袋,将这些念头暂时驱散到了脑后。
  
  海对面的这些条条道道他不怎么关心,毕竟阿三和德国人争的再厉害,也和他这种霓虹人没啥关系不是?
  
  于是他便转头看向了一旁的朝永振一郎,准备换个话题压一压汤川秀树的愤怒:
  
  “一郎前辈,你有什么有意思的发现吗?“
  
  小柴昌俊注意到朝永振一郎看的是《PhysicalReviewLetters》,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创刊不过两年多点的小萌新。
  
  另外《PhysicalReviewLetters》打的还是周刊这种眼下极其新颖的更新模式,在小柴昌俊这种比较传统的物理学家心目中的地位并不算很高。
  
  在小柴昌俊看来。
  
  期刊的更新周期和写作是一样的,日更四千字才是王道,日更三万啥的都是异端!
  
  不过令小柴昌俊有些意外的是。
  
  面对他的问题,朝永振一郎却仿若没有听到似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面前的《PhysicalReviewLetters》。
  
  小柴昌俊脸上忍不住冒出了一个问号:
  
  “?”
  
  朝永振一郎这啥情况?
  
  耳朵出问题了?
  
  还是说铃木厚人带回来的《PhysicalReviewLetters》其实是个赝品,它的真实内容是《花花公子》,上头印着海森堡的果体写真?
  
  于是小柴昌俊忍不住再次轻咳一声,动手推了推朝永振一郎:
  
  “一郎前辈.”
  
  这一次朝永振一郎总算回过了神,只见他像是从某个状态中惊醒一般抖了抖身子,过了几秒钟才看向了小柴昌俊:
  
  “小柴桑?”
  
  小柴昌俊朝他面前的期刊上扫了几眼:
  
  “阿喏捏一郎前辈,您看什么看的这么入神呢?”
  
  朝永振一郎此时的表情依旧有些恍惚,闻言先是下意识啊了一声,旋即方才脸色一肃:
  
  “小柴桑,汤川桑,出大事了。”
  
  接着他不等小柴昌俊和汤川秀树开口,便将自己在看的《PhysicalReviewLetters》推到了二人面前:
  
  “你们快看看这个——一起看。”
  
  小柴昌俊闻言与汤川秀树对视了一眼,二人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些许疑惑。
  
  不过朝永振一郎的威望和辈分摆在这儿,于是二人并没有多问,便凑到一起看起了期刊。
  
  这册《PhysicalReviewLetters》内容是全英文,不过对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教授的汤川秀树二人来说,英文并不存在什么阅读障碍。
  
  接着刚一触摸这册《PhysicalReviewLetters》,汤川秀树便敏锐的察觉到了它的厚度问题:
  
  “这么薄,特刊?”
  
  朝永振一郎点点头,健全的左手手掌往上抬了抬,示意汤川秀树继续看下去。
  
  汤川秀树见状脸上同样冒出了些许兴趣,很快便用霓虹语读起了论文内容:
  
  “汪汪汪汪汪汪.”
  
  最开始的时候汤川秀树的阅读速度还很快,语速甚至超过了小柴昌俊的理解速度。
  
  但半分钟不到。
  
  汤川秀树的速率便下降了一大截。
  
  又过了一分钟左右。
  
  汤川秀树更是直接闭上了嘴,全身心都投入到了论文的阅读中去。
  
  他身边的小柴昌俊和朝永振一郎却没有多说什么,反倒像是哼哈二将一样一左一右的围在了汤川秀树身边,和他一同看起了论文内容。
  
  见此情形。
  
  铃木厚人的眼中忍不住露出了些许好奇。
  
  汤川教授他们发现了什么?
  
  看这架势似乎可不是某些数页的论文那么简单.
  
  随后在铃木厚人的等待下,过了足足接近一个小时,汤川秀树三人方才齐齐呼出了一口浊气。
  
  “.”
  
  沉默了几秒钟后,汤川秀树忍不住看向了朝永振一郎:
  
  “朝永先生,小柴桑,你怎么看?”
  
  小柴昌俊摸了摸下巴,忽然想到了什么:
  
  “汤川桑,这是海对面哪所大学发表的论文?”
  
  “耶鲁?斯坦福?还是MIT?”
  
  “海对面?”
  
  汤川秀树闻言,嘴角忽然扯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将论文重新翻到了封面:
  
  “小柴桑,你再看看论文的署名和机构——仔细看看。”
  
  小柴昌俊愣了两秒钟,一手扶住汤川秀树的椅子靠背,身子略微朝桌上前倾了几分。
  
  几秒钟后。
  
  小柴昌俊满是不可思议的惊呼骤然充满了屋内:
  
  “陆光达?赵忠尧?华夏科学院这是华夏人的论文?这怎么可能?”
  
  比起小柴昌俊的惊讶,汤川秀树此时却显得很淡定,或者说他其实已经惊讶过了:
  
  “小柴桑,你在看论文的时候难道没有发现吗?”
  
  “虽然这篇论文的翻译堪称信雅达,但在其中某些语境和概念描述中还是能看出一些与标准英文不太一样的地方——这些地方带着比较明显的东方语义。”
  
  “所以一开始我就发现了这篇论文作者的特殊之处,它不是来自欧洲,也不是来自海对面,而是来自我们的.”
  
  “邻居。”
  
  小柴昌俊默然:
  
  “.”
  
  这年头华夏理论物理界的招牌还是很响亮的,不过还是那句话,所谓的招牌其实指的是国际.直白点说就是海对面华人物理学家的名气。
  
  华夏本土物理学界由于硬件和封锁问题,基本上没人会正着眼去看他们。
  
  赵忠尧他们回国后小柴昌俊等人只关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便把注意力放到了其他事儿身上。
  
  这就像后世那些顶尖的足球巨星,年纪大了去沙特联去美职联养老,整个社会舆论度就会瞬间下降大一截。
  
  结果没想到一段时间没见,华夏本土的物理学界居然搞出了这么一篇惊世骇俗的论文?
  
  没错。
  
  惊世骇俗。
  
  这便是小柴昌俊对于这篇论文的定义。
  
  毕竟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正是基础粒子,对于这方面的认知要远高于常人。
  
  在小柴昌俊看来。
  
  这篇论文很可能在理论物理的历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很多概念对于小柴昌俊本人的研究都带着明显的启发性。
  
  比如说论文中提到的标量玻色子和矢量玻色子。
  
  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理论物理学界一直有一个难以解释的难题:
  
  粒子整体对称性自发破缺之后会导致相应理论中出现3个Goldstoneboson也就是戈德斯通玻色子,并且还会出现一个非零的真空期望值。
  
  但问题是无质量的矢量场或者规范场只有两个横向分量,如果按照矢量场计算,实际中顶多就会出现两个戈德斯通玻色子而已。
  
  这个难题从最早出现到现在已有11年了,正式被视作一个课题讨论也有六七年了。
  
  结果没想的是。
  
  赵忠尧他们的这篇论文里居然引入了标量玻色子的概念,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一个相当合理的解释。
  
  虽然这个解释是纯粹的数学推导步骤,但以小柴昌俊的能力自然不难判断出,这个推导过程的准确性无限接近于100%。
  
  “真是斯国一捏.”
  
  而就在小柴昌俊发出感叹的同时。
  
  一旁的汤川秀树却悄然皱起了眉头:
  
  “桥豆麻袋.这个数值好像有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